5G加持,将智能制造推向新高度

从1844年莫尔斯发出第一份“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的电报至今,通信技术从有线到无线、从模拟到数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5G通信技术与行业相结合,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持续赋能。

具体到制造业,在国家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创新网络建设,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支持5G通信发展,乃至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新动能转型。目前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也在融合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生产流程再造、组织方式重塑、数据融合应用的总体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大力推广“未来工厂”建设。

5G+未来工厂将会为企业带来什么新变革?为此,在5月10日的《行家论道》专家访谈中,杭州市经信局产业数字化推进处处长黄若飚,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总裁李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政企客户部总经理朱智俊,以“5G赋能 智造未来”为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5G与行业结合的政策引导

目前5G的行业应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工信部出台了5G应用扬帆计划,到2023年,大型企业的5G渗透率超过35%,建设3000个以上的5G行业专网,有力推动5G和行业的结合。

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杭州市政府为发展5G产业,也出台了“加快5G产业发展若干政策”、“5G通信设施布局三年规划”、“5G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刚要”。杭州要把自身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第一城和全国5G网络建设示范区。目前已经培养了包括新华三在内的一批技术专业领域的优质企业。

5G网络建设,运营商也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一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政企客户部总经理朱智俊介绍了杭州移动在5G网络建设中所取得的“网络领先”、“应用领先”及“生态领先”重要成绩。目前杭州移动基站数量占据杭州5G基站总数的半壁江山;5G应用除工业制造以外,也覆盖到了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多种行业,并保持领先;并且杭州移动积极与新华三和其他优秀伙伴合作,在政府统一的规划之下,建立良好生态,共同将网络质量、应用做得更好。

5G赋能智能制造升级

5G网络应用的落地,不但需要政策的鼓励与运营商的支持,更需要在实体经济的土壤中进行培养,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么5G在实体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制造业中,又是如何发展的?

杭州正在打造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未来工厂。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总裁李立总结出未来工厂的特性:一是设备的全面感知,二是整个产业链协同,最终达到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此外,在双碳大战略下,未来工厂也将是一个零碳智慧园区,成为国家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力推手。


除此之外,在企业的实际业务应用过程中,有访问内网和公网两个需求,而5G本身移动性较强,企业又希望有独立的一张办公或用于生产的专网。因此在5G赋能实体业务中, “5G定制专网”应运而生。由于其具有低延迟、超高速、强安全、高可靠以及能够有效自定义和升级网络等各种优势,大公司普遍偏向于使用专用网络而不是公用网络。

对此,李立又从自身实践的角度,对5G定制专网进行进一步描绘:“在5G定制专网方面新华三已经做了很多方面的方案和落地的实践,在杭州建设的紫光股份智能制造工厂中,也在几个环节中应用到了5G定制专网。比如生产环节的5G和机械臂结合、5G远程运维。在质检环节,5G+AI视觉可以审核PCB板部件有没有错焊。在物流运输环节,所有生产线上的物料AGV小车都是由5G来控制。”


在5G+零碳智慧园区方面,新华三在智能工厂当中也打造了零碳智慧园区。园区当中的清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就是由5G进行控制。园区和工厂当中的电子围栏也都采用了5G上传技术,大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5G作为一个先进的通信技术,它的大连接、大宽带、低延时、高可靠的性能,可以让制造业领域中一些以前做不到、做不好的应用,比如智能视觉识别、远程精准操控、智能物流分拣等领域,在使用5G技术以后比以前做得更好,5G通信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必将引领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步入全新的方向。

结束语

随着5G和行业结合的紧密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利用5G技术来提升产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更多的行业加入到5G加持的行业当中,为5G应用扬帆计划贡献力量。

5G与智能智造、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也将非常紧密,每个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一定会加持5G,把中国制造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在5G加持下的未来工厂,也将通过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式,为企业创造出更具价值的产品,并成功树立起自身的民族品牌,让企业傲立于世界之林。


返回智库网首页>> 文/至顶网

声明
1、智库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智库不承担文章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若所转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联系,我方将第一时间处理。
3、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务必请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来源
智库网原创或编译,更多信息化门户专业资料请访问智库信息化。

官网:http://www.topcio.cn

微信:topcio_cn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信息
CIO智库微信公众号
山东省数字经济协会微信公众号